近年来,全区律师通过参与区委、区政府信访接待,参加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深入社区、企业、工地咨询等多种方式,在预防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区居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区170余名名律师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益事业,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律服务为建设和谐石景山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开展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按照区司法局部署和要求,组织律师积极参与我区城市管理整治和重大项目建设拆迁工作,运用律师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居民排忧,为拆迁部门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处理“7.21”特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律师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得到了党委和政府及广大群众的肯定。
二、按照区司法局的要求和部署,各律师所积极推荐优秀律师参加区政府每周一次的信访接待工作,为信访群众答疑解惑,为政府排忧解难。每年律师参加信访接待200余人次。
三、开展惠民便民法律服务宣传活动。石景山律协和司法局组织广大律师以法律宣传活动为平台,在活动中为群众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在开放日活动中,积极组织律师开展法律咨询,让我们的律师与群众面对面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很多群众都得到了律师们的专业解答,满意而归;组织律师常驻在拆迁现场,随时为拆迁民众解答拆迁相关的法律咨询,为民众提供专业便捷的服务;组织律师与社区双向联系,随时为社区民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名律师全部投入到活动中来,与140个社区确认定点一对一联络,共解答咨询6532人次。
同时,调动律师普法积极性,组织律师走进社区、军营,面向不同群体,针对现实法律问题,开展了残疾人权益、爱老助老、婚姻家庭、防火安全、消费维权等有针对性的、群众需要的普法讲座。各个节日前夕通过各项宣传活动组织律师到现场开展主体讲座。如妇女节前夕,在以“预防制止家庭暴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的“三八”维权周法制宣传活动中,组织律师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维权的法律讲座。重阳节前夕,挑选三名优秀律师为干休所退休老干部提供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咨询和讲座,得到了老干部一致好评。二是积极搭建社区与律师的平台,为有需求的社区联系律师,组织法律讲座。鼓励律师与街道和社区主动联络,为有需求的社区民众提供法律讲座。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法律讲座42次,受众5000多人。
四、积极参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成立了我区未成年人法律服务团,选派一些优秀律师担任我区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树立青少年遵纪守法观念。
五、组织广大律师积极参加法律援助工作,共办理法律援助业务228件。2014年开始区法律援助中心实行了律师值班制度,使有困难的群众得到了法律服务保障。组织广大律师积极参加对灾区的募捐活动,先后向灾区捐款共计14170元,树立了律师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六、协会成立以来,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律服务村居行”工作,为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按照市区司法局的部署要求,组织安排律师与社区建立“一对一”服务网络,广大律师积极主动深入到社区,将法律服务落实到基层百姓中。
法律服务开展以来,利用丰富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助力“村居行”。积极开展“四个一”法律服务,为社区民众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开展法律讲座、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展培训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丰富法律服务的形式,利用中关村法律顾问团,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律讲座,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法律咨询和专业法律服务;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以宣传入社区、服务入社区、阵地在社区等形式,将法律援助送到困难群众门前;建立区律师协会党总支,健全律师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律师的先进性,带动律师进社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大力开展两所联系,运用司法所作为与社区的桥梁,了解社区民众的诉求,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同时利用村居行提升律师素质,开展法律服务进军营、律师事务所巡查座谈了解村居行工作情况、问卷调研等方式提升律师专业素质,提高村居行活动质量。
近四年期间,共开展“普法讲座”145次,参与律师170人,受益人群达16367人次。 全区律师发挥自身优势,以不同形式对社区居民开展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的法律咨询、答疑、普及法律知识。如新儒律师事务所开办的名为“义学堂”的法律讲座,京翔律师事务所以二手房买卖为主题开展系列咨询活动,方正律师事务所配合区工会进行的法制宣传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区4名律师被评为北京市法律服务村居行优秀公益律师,华夏所李国强律师作为代表在市电视台接受访谈。此外,组织律师参加“司法局开放日”活动,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召开石景山区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工作座谈会,搭建两所社区法律服务平台、完善服务的工作机制。
七、开展专项维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石景山区律师高度重视农民工维权活动,2011年1月份启动了全区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支持。自2011年1月起,共受理审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02件。
首先,在法律援助中心门前悬挂宣传横幅,营造农民工维权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进行法律援助宣传,另一方面方便农民工前来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其次,采取以点带面,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区域社区进行法律援助宣传,现场解答法律咨询。第三,发放便民宣传袋,方便农民工进行法律咨询。
降低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门槛,简化程序,优先受理,快速办理,做到“快接、快办、快结”。首先,严格执行《北京市法律法律条例》,对于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的、因实施见义勇为行为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申请法律援助的以及法院指定提供司法援助的依法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其次,对于身份证明不齐全的,实行电话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再受理,后提交证明材料;第三,对于群体性农民工案件、情况紧急案件以及即将超过仲裁或诉讼时效的案件,实行先受理后补手续;第四,对于所有涉及农民工的案件,实行“一站式”服务,1个工作日完成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审查和审批程序。第五,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便于农民工进行法律咨询,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
八、积极服务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先后成立了石景山区服务经济发展律师志愿团、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区法律服务专业团队,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组织律师有针对性的成立区重点项目法律服务工作小组,进驻拆迁现场,为石景山区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此外,广大律师还通过担任区政府法律顾问、区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区属企业法律顾问,组建区未成年人法律服务团队等形式,积极服务各单位,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